您好,欢迎来到蓝海机械网!
新闻资讯

服务热线158-1478-2246

行业资讯
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公路隧道如何建成的?公路隧道常用的施工方法介绍
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5-11-17 14:50:10点击:

   公路隧道如何建成的?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,可以比作是“在地下为山脉或水下载重做手术”。其核心在于安全、精准地在地下岩土体中开辟出一个稳定的空间,并构筑永久性支撑结构。公路隧道常用施工方法有钻爆法、盾构法、明挖法,其中钻爆法和盾构法是山岭隧道与城市隧道的主流选择。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。

fbd90d1444da0dbd.jpg
   一、公路隧道是如何建成的?

   公路隧道的建设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:

   1、勘察与选线:调查地质条件、水文情况、岩层稳定性等,设计隧道走向、断面尺寸、施工方法。

   2. 洞口工程施工:处理山体边坡、削方、支护,修建导洞、便道、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。

   3. 主体开挖与支护:使用机械或爆破逐段开挖,按“快开挖、强支护、早封闭”的原则加固围岩,保障隧道结构安全稳定。

   4. 二次衬砌施工:在初期支护稳定后,浇筑混凝土衬砌形成长期结构,提高防水、防火与承载能力。

   二、公路隧道常用的主流施工方法及特点

   1. 钻爆法(山岭隧道首选)


   ① 核心逻辑:通过钻孔、装药、爆破破碎岩石,逐步开挖成型,再进行支护和衬砌。

   ② 适用场景:山岭地区、岩石地层,地质条件相对坚硬完整。

   ③ 关键步骤:钻孔→爆破→出渣→初期支护(喷锚、钢拱架)→二次衬砌→防排水。

   2. 盾构法(城市隧道主流)

   ① 核心逻辑:用盾构机(类似“地下挖掘机”)在地下推进,同时完成开挖、出渣、衬砌等工序,全程自动化。

   ② 适用场景:城市软土地层(如地铁隧道、过江隧道),对地面沉降控制要求高。

   ③ 关键优势:施工安全高效,对周边环境干扰小,适合长距离、大直径隧道。

   3. 明挖法(浅埋隧道适用)

   ① 核心逻辑:先开挖地面形成基坑,在基坑内完成隧道主体施工,最后回填土方恢复地面。

   ② 适用场景:埋深较浅(通常小于10米)、地面空旷的区域,如城市郊区隧道、隧道出入口段。

   ③ 关键特点:施工简单直观,成本较低,但对地面交通和周边建筑影响较大。

   4. 新奥法(NATM,新奥地利隧道法)——最普遍的山岭隧道方法

   ① 核心逻辑: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,通过合理的支护让其形成自稳结构。

   ② 适用场景: 山岭隧道、围岩较完整或中等条件

   ③ 关键特点: 分部开挖(全断面、台阶法、CD法、CRD法等), 初期支护(喷射混凝土、锚杆、钢拱架),多次量测围岩监控,稳定后进行二次衬砌。

   5. 沉管法:用于水底隧道,先在岸上预制隧道管段,浮运至指定位置沉放对接,再进行回填固定,如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。

   现代隧道工程往往是多种工法的组合应用。例如,一条长的山岭隧道,可能大部分用新奥法,但在遇到极破碎带时改用更保守的支护方式;而一条穿越城市和江河的隧道,可能会同时用到明挖法、盾构法和沉管法。工程师们会根据“地质是上帝,设计是龙头,施工是关键”的原则,选择最安全、最经济、最合理的方案。

话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