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喷台车的混凝土湿喷工艺和要求:
一、湿喷台车的混凝土湿喷工艺
湿喷台车的湿喷工艺是降低回弹率(通常要求≤15%)、保证支护质量的关键,需遵循“先准备、再喷射、控参数”的流程:
1. 喷射前准备
① 清理受喷面:去除浮尘、松动岩块,若受喷面有积水,需先排水(积水会降低混凝土粘结力);若受喷面为岩面,需提前用高压风吹扫表面。
② 标记厚度控制线:按设计喷射厚度(如隧道初期支护厚度250mm),在受喷面用钢筋头或红漆标记,确保喷射厚度均匀。
2. 喷射参数控制
① 喷射距离:喷嘴与受喷面保持1.0-1.5米(过近易导致回弹率升高,过远易导致混凝土离析)。
② 喷射角度:喷嘴与受喷面垂直(特殊部位如阴阳角,可调整为10°-15°,避免漏喷)。
③ 喷射顺序:遵循“分段分层、自下而上、先凹后凸”的原则,每段长度≤6米,每层厚度50-80mm(避免一次喷射过厚导致混凝土坠落)。
3. 特殊部位处理
① 钢筋密集区(如钢支撑、锚杆头部):需放慢喷射速度,先在钢筋间隙喷射,确保混凝土填满缝隙,再整体覆盖,避免出现空洞。
② 隧道拱顶:采用“螺旋式喷射”(从拱脚向拱顶推进),同时适当提高风压(0.5-0.6MPa),保证混凝土密实。
二、湿喷台车的混凝土湿喷要求
湿喷台车的湿喷混凝土的“配比、状态、储存”直接影响喷射质量(如强度、粘结力、抗渗性),需严格把控:
1. 混凝土配比合规
① 按设计要求控制水灰比(通常0.4-0.5)、砂率(45%-55%)、骨料级配(粗骨料最大粒径≤16mm,避免堵塞输送管),掺加的速凝剂需与水泥适配(优先选用液态速凝剂,掺量2%-4%)。
② 禁止使用离析、初凝(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)或含杂质(如石子超径、泥块)的混凝土。
2. 混凝土状态监控
① 作业前检测混凝土坍落度:地面作业坍落度控制在120-160mm,高空(如隧道拱顶)作业控制在140-180mm(保证流动性,避免堵管)。
②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持续搅拌(转速2-4r/min),避免离析;若运输时间超过1小时,需重新检测坍落度,不合格则废弃。
3. 材料储存规范
水泥、速凝剂需储存在防潮、通风仓库,速凝剂避免阳光直射(防止失效);砂石骨料需分类堆放,避免混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