隧道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过程,需要精心规划、设计和施工。施工方法取决于隧道的用途、长度、深度、地层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。以下概述了隧道施工的分步流程。
1. 主要施工方法
施工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地层是硬岩、软土(例如粘土、沙土)还是涝渍土(水下或高地下水位)。以下是四种最常用的方法:
A. 隧道掘进机 (TBM) 施工方法:适用于硬岩或软土层
这种方法是修建长而深的隧道(例如,连接英法两国的英吉利海峡隧道)最常用的方法。TBM 是一种大型自动化机器,可一次性完成隧道的挖掘、支护和衬砌。
关键步骤:
① TBM 组装:将 TBM(直径最大可达 15 米)运输至“始发井”(垂直坑)并在地下组装。
② 开挖:TBM 的旋转刀盘(配备钢齿或盘形滚刀)在岩石/土壤中穿行。对于软土地层,“盾构 TBM”采用加压前端(土压或泥水盾构)来防止塌方。
③ 管片安装:随着 TBM 的推进(每天 5-20 米),液压臂安装预制混凝土管片(弧形面板),形成临时或永久衬砌。管片用螺栓固定并密封,以防止渗水。
④ 出渣:开挖出的物料(“渣土”)通过传送带或轨道车运回地面。
B. 新奥法 (NATM):适用于多变地层
一种灵活的“即建即用”方法,非常适合岩石或混合地层(例如山岭隧道)。它依靠岩石的自支撑能力,并在开挖过程中使用临时支撑来稳定隧道。
关键步骤:
① 局部开挖:隧道分段开挖(例如,先开挖上半部分,后开挖下半部分),以减少对地面的扰动。
② 即时支护:每次开挖后,施工人员将喷射混凝土(湿混凝土)喷入隧道壁/顶,以密封并加固地面。为了增强稳定性,可以添加钢筋网或钢筋肋。
③ 监测:传感器实时跟踪地面运动(沉降、收敛)。如果检测到风险,则调整支护措施(例如,增加喷射混凝土)。
④ 永久衬砌:隧道稳定后,浇筑最终混凝土衬砌(通常使用模板)以替换或加固临时支护。
C. 明挖回填法:适用于浅埋隧道
适用于接近地表(深度≤10米)的隧道,例如城市地铁站或公路隧道。该方法包括开挖沟槽、建造隧道,然后将其回填。
关键步骤:
① 开挖:沿隧道走向开挖基坑。设置临时墙(例如,板桩、地下连续墙)和支撑(钢梁),以防止基坑塌陷。
② 隧道施工:在基坑内建造隧道结构(通常为钢筋混凝土),可以是预制构件,也可以是现浇。
③ 回填与修复:用土回填基坑,并进行表面修复(例如,重新铺设道路、重新种植绿化)。
D. 沉管法:用于水下隧道
用于河流、港口或海底隧道(例如,港珠澳大桥水下隧道)。将预制混凝土管段浮运至指定位置并沉入水中。
关键步骤:
① 管道制造:大型混凝土管道(长 50-200 米,宽 10-20 米)在陆地或干船坞建造。每根管道均经过防水处理,并安装内部结构(例如道路、公用设施)。
② 沟槽疏浚:沿隧道走向在海床/河床上挖掘沟槽。
③ 浮运沉管:将管道浮运至现场,放置在沟槽上方,并使用压载水缓慢沉入水中。然后用防水密封条将管道连接在一起。
④ 回填:用岩石或沙子填充管道周围的沟槽,以使其稳定。
2. 地面支护和衬砌
开挖后,隧道需要结构支撑以防止坍塌。
典型的支护方法包括:
① 喷射混凝土
② 岩锚和格构梁
③ 预制混凝土管片(用于TBM隧道)
④ 钢筋或框架
然后安装永久性衬砌,以提供长期强度和防水性能。
隧道施工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流程,需要精心规划、适应地面条件并严格遵守安全标准。所选方法将直接影响成本、工期和长期耐久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