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蓝海机械网!
新闻资讯

服务热线158-1478-2246

行业资讯
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在半煤岩巷道施工中,有哪些比较好的安全措施
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5-08-28 11:49:18点击:

   在半煤岩巷道施工中,由于巷道围岩由煤层和岩层交替组成,存在煤岩结合面稳定性差、顶板管理难度高、瓦斯(若煤层含瓦斯)及水害风险突出等特点,安全措施需围绕“超前预防、动态管控、全程监测”原则,覆盖地质探测、支护、瓦斯、爆破、机械作业、水害防治等全流程。以下是关键且实操性强的安全措施分类说明:

1-240614135323532.jpg
   一、核心风险:顶板管理与支护安全(重中之重)

   半煤岩巷道顶板常存在“煤分层松软、岩层裂隙发育”的问题,易发生冒顶、片帮事故,需从“探测-支护-监测”三环节闭环管控:

   1. 超前地质探测,明确顶板特性

   ① 施工前用地质雷达、超前钻探(如30m超前探孔)查明顶板煤岩厚度、裂隙分布、松散层位置,尤其关注煤岩结合面的粘结强度,避免盲目施工。

   ② 若遇断层、褶曲等地质构造,需提前调整施工方案(如缩短循环进尺、加强支护)。

   2. 针对性选择支护方式,确保及时支护

   根据顶板岩性选择支护方案,核心原则:“短空顶、强支护、早封闭”:

   ①  稳定岩层(f≥6),支护方式:锚网支护(Φ20-22mm锚杆,间排距800mm)(锚杆锚固力≥80kN,网片搭接100mm并焊接)

   ②  煤岩松软层,支护方式:锚网索+钢带支护 (锚索长度≥6m(穿过松散层),钢带覆盖空顶区)

   ③  极不稳定顶板,支护方式:U型钢棚+锚网索联合支护 (棚距≤600mm,棚腿生根于硬岩,背板背实)

   严格控制“空顶距”:掘进循环进尺≤1.5m,爆破后30分钟内完成临时支护(如单体液压支柱),永久支护滞后迎头不超过2m。

   3. 实时监测顶板动态,预警风险


   ① 安装顶板离层仪(每50m1组,迎头20m内加密),每日监测离层值,若岩层位移超5mm/天,立即停止施工并补强支护。

   ② 安排专职“顶板观察员”,每班检查顶板裂隙、煤帮片帮迹象,发现“掉渣、响声、裂隙扩张”等冒顶预兆,立即组织人员撤离。

   二、瓦斯安全管控(若煤层含瓦斯)

   半煤岩巷道中煤层可能释放瓦斯,需严防瓦斯积聚、爆炸风险,措施需符合《煤矿安全规程》要求:

   1. 强化瓦斯检测,杜绝超限

   ① 迎头及回风流中安装甲烷传感器(迎头≤5m,回风流≤10m),实时监测瓦斯浓度,报警阈值:≥1.0%(断电)、≥1.5%(撤人)。

   ② 专职瓦检员每2小时现场检测1次,采用“多点检测法”(迎头、煤帮裂隙、顶板死角),严禁瓦斯超限作业。

   2. 保障通风系统稳定,稀释瓦斯

   ① 采用“压入式通风”(局部通风机功率≥11kW),确保迎头风量≥400m³/min,风筒出风口距迎头≤5m,无漏风、死风区。

   ② 禁止随意停风,若通风机故障,立即切断迎头电源,人员撤离至新鲜风流区,并启动备用通风机。

   3. 控制火源,防范爆炸

   ① 严禁携带烟火入井,迎头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(如掘进机、照明),电缆无破损、明接头。

   ② 爆破作业必须使用“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”,且最后一段延期时间≤130ms,避免爆破火焰引燃瓦斯。

   三、爆破作业安全(半煤岩巷道关键工序)

   半煤岩巷道爆破需兼顾“破岩效率”与“围岩保护”,防止爆破震动导致顶板松动或飞石伤人:

   1. 优化爆破参数,减少对围岩破坏

   ① 根据煤岩硬度差异(煤层f=1-3,岩层f=6-8),采用“差异化装药”:煤层段装药量减少20%,岩层段正常装药,避免煤层过度破碎引发片帮。

   ② 循环进尺≤1.5m,炮孔深度1.8m(超深300mm),炮孔间距:岩层段600mm,煤层段800mm,降低爆破震动波对顶板的影响。

   2. 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

   ① 爆破前必须“一炮三检”(装药前、爆破前、爆破后),确认瓦斯浓度≤1.0%。

   ② 设置“三级警戒”(掘进工作面、巷道口、交叉点),警戒距离:直线巷道≥100m,拐弯巷道≥75m,严禁人员进入警戒区。

   ③ 爆破后等待15分钟(炮烟稀释),瓦检员检查瓦斯、顶板无异常后,方可进入迎头作业。

   四、机械作业安全(掘进、装运设备)

   半煤岩巷道常用掘进机(EBZ系列)、装载机等设备,需防范设备故障、人机伤害:

   1. 设备日常检修与合规操作

   ① 每日开工前检查掘进机“截割头、液压系统、制动装置”,确保截齿完好(磨损量≤5mm)、液压管路无泄漏,禁止“带病作业”。

   ② 掘进机操作手需持证上岗,截割时遵循“由下向上、由软到硬”原则,避免截割头直接撞击岩层(防止设备过载或顶板震动)。

   2. 人机配合安全

   ① 掘进机作业时,迎头5m范围内禁止人员停留,若需清理煤岩,必须停机并切断电源(挂“有人作业,禁止开机”牌)。

   ② 装载机装运时,铲斗提升高度不超过驾驶室,避免碰撞支护设备;巷道内设置“行车不行人,行人不行车”标识,杜绝“人车混行”。

   五、水害防治安全

   半煤岩巷道可能遭遇煤层裂隙水、老空水,需提前探测、疏导:

   1. 超前探水,查明水文情况

   若巷道穿过煤层或接近老空区,必须执行“有疑必探、先探后掘”,采用“钻探+物探”(如瞬变电磁法)查明涌水量、水压,探水孔深度≥20m,超前距≥5m。

   2. 完善排水系统

   ① 迎头设置“临时水仓”(容积≥8h涌水量),配备2台水泵(1用1备,扬程、流量匹配涌水量),排水管直径≥100mm,确保排水畅通。

   ② 巷道两侧设置排水沟(深度≥300mm),及时排出顶、帮淋水,防止积水软化煤岩、腐蚀支护。

   六、人员与应急保障(基础支撑)

   1. 人员安全培训与管理


   ① 所有施工人员需经“半煤岩巷道专项安全培训”(含顶板、瓦斯、爆破风险),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;新工人需跟班学习1个月,熟悉现场风险点。

   ② 执行“井下安全确认制”:每班开工前,班组长组织安全交底(明确当日风险、操作要求),全员确认后再作业。

   2. 应急处置与演练

   ① 制定“冒顶、瓦斯爆炸、突水”专项应急预案,配备应急物资(自救器、急救箱、液压升柱器、排水泵),存放于距迎头≤50m的专用硐室。

   ② 每月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(如冒顶逃生),确保人员掌握“自救器使用、避灾路线”,演练后复盘优化预案。

   半煤岩巷道的安全关键在于“针对性管控差异化风险”——针对“煤软岩硬”的围岩特性强化顶板支护,针对煤层瓦斯强化通风与检测,针对爆破与机械作业强化流程规范。同时,需通过“超前探测、动态监测、全员参与”,将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,确保施工全程符合《煤矿安全规程》及现场地质条件要求。